🗒️日语学习的感想(随学习历程更新)

2024-9-7|2024-9-24
AlphaBoom
AlphaBoom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
这是一篇非常非常非常主观的文章,当我写了第一部分就发现这些内容对阅读极度不友好。不过我确实觉得这些内容应该是能提供一些价值的,所以还是写在Blog里而不仅仅作为私人笔记。
回顾学习历程,归纳一些觉得重要的点和容易踩得坑。

一、请投入足够的时间

学习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投入时间,先不要纠结于方法只要花了时间做总比不做要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理论,但是语言学习由于周期长及正向反馈弱,坚持不下来是大概率事件。
在网络上经常会看到有人很快掌握一门语言,并且感觉是蛮轻松的样子,看到这些不免会打击自己的自信心会更容易放弃。语言学习的基数很大看到这类信息不会少,虽然也会有大量花了很长时间依然没什么进展的消息,不过由于快速学好语言的内容更能吸引关注度加上人会喜欢发能吹嘘自己的内容,所以表现出来的信息会倾向于语言学习并不困难的方向。
想要坚持下来是非常困难的,并且这个问题会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因为当你去评估自己的学习水平的时候,大概率回落后于网络上表现的水平。
对我来说是通过建立以下几个基本概念来坚定信念:

1.使用小时数去估算自己的语言学习阶段

下面是一个英文母语的学习时间估算,大概在1000H或2000H会有一些不同的变化。不过一般中文母语者会觉得学习日语相对于英语母语者有更大的优势,这里首先建立一个观念日语和中文是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除了使用汉字以外我们和英语母语者比较起来并没有非常强的优势。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国内过了N1还是哑巴日语的很多,这点在欧美就很少。
所以不要觉得中文母语者学习日语特别简单,如果你想达到流利的程度比那些仅准备考过N1的人花费更多的时间是很正常的。英文母语的学习时间完全可以参考,还有注意这个时间是学习时间,学习时间类似于课堂上花费的时间,一些泛听泛读的学习耗时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计时时应适当打折扣(如果很在意时间花费的话)。
Goal
How you’ll use Japanese
Study Hours
Travel
Ask for directions, order food, and make basic greetings.
7 – 30 days
Make friends
Daily conversations, expressing thoughts and opinions, holding natural conversations in a wider range of circumstances.
900-1,300 study hours (6 months – 1 year)
Work part-time job in Japan
Speak basic keigo to customers, interact with Japanese coworkers
900-1,300 study hours (6 months – 1 year)
Get a job in Japan
Use keigo (Japanese honorifics), business Japanese, manners and cultural awareness, JLPT (N2 or N1)
2,000 – 4,000 study hours (2 years)
Go to university
Take the EJU (Japanes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JLPT (N2 or N1), take Japanese tests, make a presentation
2,000 – 3,000 study hours (2 years)

2.年龄和环境构不成问题

首先说环境,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下切换一个语言环境是非常简单的。只要把当前使用的母语资源一步一步替换成日语资源那么就完成了语言切换。另外现在Generative AI也很流行,就算社恐也可以进行语言交互练习。
年龄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很大,比如运动员30岁就是老将了。所以很多人觉得30岁身体技能开始有明显衰减特征后会推测是不是自己的大脑机能也下降了所以才学不好?估计不少人也接收过20岁记忆的巅峰之后开始下降之类的消息吧,不过这类报道其中的更应该关注的点是在50-60开始有明显的下降。而且注意20岁是不是和结束密集型教育的年龄差不多?所以实际肉体的脑力巅峰可能还要再延后几年。另外参考下表,在50左右记忆能力会有显著下降,在此之前的变化并不大所以大可按照正常的学习计划安排(而且这个年龄段还是工作、结婚、育儿等的高压年龄段,可能实际身体因素的直接影响就更小了)。当然高龄语言学习者的例子也很多,虽然记忆能力有显著下降但是词汇水平是能够保持,不过大概要有多花些时间的心理预期。
notion image
上面是考虑身体技能衰减的年龄因素,不过觉得小孩学语言非常快的也不少吧?这块感觉主要是低估了小朋友的语言水平和他们花费在学习语言上的时间。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知乎问题: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7998055

3.输出很重要但没那么重要

语言的输出能力经常会被放大,因为愿意花大量时间学习语言的很大部分是为了能和当地人交流或者说去找一份当地的工作。所以苦恼于学了很久语言但是还是没办法口语交流的人很多,并且尝试一些学习方法但是收益并不高。
确实语言输出是需要练习的,不过大部分场景是过份高估了输出能力的重要性而过早进行输出练习。首先判断欠缺输出能力的最低标准:能否理解输入,如果听都听不懂或看都看不懂又谈何交流这个时候去锻炼的输出能力也没有意义。就我个人的体验,当我想是不是该练习输出的时候回头检索下输入的理解能力,都会发现其实还差得远。
结论上就是输出可以先搁置,当输入足够的情况下输出的学习会非常快。当然输出早晚是要学的,所以建议用能否理解输入来审视自己后再决定是否改变一些学习计划。
下面是我用来缓解输出焦虑的点:
  • 输出重要性远低于输入 想想自己在母语环境下每天能进行几句输出,日常生活对输出能力的要求极低。
  • 语言输出不只是外语水平问题 本身写作就可以作为一门学科,不知道要说什么才是常态,像各种个人博客的搁置个几年都很正常。
  • AI翻译已经足够优秀 保证个即时聊天水平的写作能力就够了。
💡
理解能力的增强过程是把模糊的内容变清晰的过程,而写的能力是掌握语法和词汇后的创造过程聚焦的是经验的积累。所以能够在理解能力到一定程度下,这些记忆的内容才能够转换到写作上面,也就是说早期的输入练习对写作帮助很少是非常正常的,不要气馁继续保持输入练习就好。
以上的理解对我个人来说是够用了,更深层次的话可以看下这个视频:

二、

 
机场使用体验清单Tachiyomi插件编写的一点总结
Loading...